序言一 中医之起源
传承中医智慧,弘扬中华国粹。
为天地立初心,为往圣续绝学。
为生民立使命,为抗疫尽绵力。
“天地初开,一切皆混沌是为无极;阴阳交合,阴阳二气生成万物是为太极。”,在东方远古时期,一个有趣的神话描述了宇宙的形成,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并建立了一套理论模型《易经》。
地球生命和人类的起源,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而医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本不应谈论这样一个话题。然而如果我们不了解生命的起源,不了解大自然与人类之间的联系,也就无法了解中医的起源与精髓。同时探索我们所生活的大环境自然规律和研究我们生命的本身,是一件不断求真,活到老认知到老的事。
《易经》讲:天地为太极,阴阳生万物。对今人来说是难以理解的,然而我们用通俗点的语言来理解:天为阳地为阴,当太阳照耀大地,光合作用产生了空气和水,无机的(阴)与有机(阳)结合,慢慢地单细胞生物产生了。经过N多亿年的演化,地球终于孕育出了生命万物。
因此天地是所有生物最早的父母,阳光、空气、水是所有生物形成的最初能量供给。万物生长基于能量供给,人类呼吸着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而花草树木则正好相反,吸进二氧化碳吐出氧气。
神奇的大自然、奇妙的人体、濒临失传的中医,让我产生了写这本书的念头。我思考着既然人类与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同源于天地父母,那么这之间必然有着各种相互依存的规律,例如:大自然五运六气的变换规律,人体子午流注的气血走向。
翻开历史记载最早探索大自然与人类健康关系的是炎帝神农氏。为众生的健康尝遍百草,体察百草的药性与毒性。随着经验的积累与验证,逐步形成了我国第一部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历经夏商周春秋战国,终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黄帝内经》。到了东汉未年战乱持续,大瘟疫爆发死伤无数,一代医圣张仲景乱世立志:"进则救世,退则救民"。终成大作《伤寒论》奠定了中医的辩证论治体系学说。唐代药王孙思邈以毕生精力撰成《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奠定了方剂学基础理论学说,并参与编写完成了第一部国家级药典《唐新本草》。至此,中医的整套理论框架基本完成。
开元盛世,丝绸之路,中医传到韩国、日本、东南亚等地区,汉医开始为世界所认知。其中日本对中医药的重视并不亚于中医起源地的中国。到了近代,日本汉方建立了世界第一规模的汉方工厂,并在国际上抢注了几百种中药方剂专利。而我国的中医发展还深陷在:中医到底科不科学?民间无证违法行医?网络上更有不少反中医、废医验药等声音。而中医到底是什么?已渐渐被现代人所不理解。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者开始思考如何重构中医?中医到底科不科学?中医是如何治病的?
首先,中医到底科不科学?这是一个非常具有争议性的问题,网络上一直争论不休。不仅普通老百姓看了很疑惑,就是接受过专业医学培训的人看了也很疑惑。
序言二 中医科不科学?
那么到底中医科不科学?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价值观。
有这么一则笑话:一个博士群里有人提问:一滴水从很高很高的地方自由落体下来,砸到人会不会砸伤?群里一下就热闹起来,各种公式,各种假设,各种阻力,重力,加速度计算,足足讨论了近一个小时 。后来,一个不小心进错群的人默默问了一句:你们没有淋过雨吗?
而这讲的正是科学和经验的区别,科学讲的是精确定量可推算,而经验是传承下来的循证判断。无数次的淋雨经验证明,一滴水从很高很高的地方自由落体下来,砸到人是没事的,根本不需要去计算。
在这个角度来讲,中医是一门经验循证医学,是几千年来祖祖辈辈们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经验智慧。所以中医本身就不是科学,医生也不是研究科学的科学家,医生研究的是怎样标本兼治,把病人的病治好而没有毒副作用。
换个角度从大自然的角度来讲,中草药是超科学认知的。一味中药有上百种生物元素,各种元素之间的协作关系,是当前科学认识无法分析出来的。例如:科学研究中药人参提取分离鉴定,成份是多糖和皂苷体,科学认为这没什么药用价值的。再如,附子科学检测含乌头碱毒性很强,科学认为这个有毒不能用。但几千年来《伤寒论》四逆汤救人无数,近代名家李可老中医则在这基础上,创出了破格救心汤,救治心衰病人,有医案可查几千例。
可见当前的科学认知是有局限的,在造物者大自然面前,一花一草一树一物之间的生态联系相辅相承、相生相克,科学对此的认知还很局限,有些还会和中医传承了几千年的循证经验相冲突。
造成这种认知上的差异或者说冲突,主要是因为当前的科学研究是微观分析单一元素。就像弹琴,弹单音及简单和弦进行时,很容易分析出音与音之间的音程关系,但如果是很多乐器,一个交响乐队在演奏,那就分析不了。一副中药君臣佐使,上百种元素混合在一起,相辅相承、相生相克。就像一首乐曲,有前奏、副歌、主歌、间奏、尾奏。而当前的科学研究方法是提取其中一段,认为最好听的一段,这样做在得到一小段精华的同时,也失去了整首曲子的意境和整体的平衡性。中医配方讲多靶点标本兼治,而西医则更多讲精准单靶点给药,认知思维上是大不同的。因此,用西医的思维方法去提取中药,往往效果是不理想的。
大自然的一花一草一树一物皆是有灵性的生命体,整个生态链是密不可分的。而当前的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认知高度在造物者大自然面前,还只是像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在呀呀学语学做手工。当前科学的认知高度还很局限,人类造不出一花一草一树一物有生命的本体来,甚至连大自然的一片雪花都造不出来。因此,我们不应该敬畏大自然吗?还是认为大自然在科学面前一点都不科学?
如果说大自然不科学?那没错!中医也并不科学?中医是自然医学、是经验循证医学,中医本身就不是科学,医生也不是研究科学的科学家。所以医生不需要对中医科不科学负责,只需要对能不能治好病人的病负责。因此,中医到底科不科学?这个问题我们还是交给科学家、交给研究人员去验证。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一个客观的认知就可以了。
序言三 中医是如何治病的?
中医治病主要讲天人相应、阴阳平衡、五行运化、辨证论治。
天人相应讲的是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协调与平衡,主要体现在人体的子午流注气血走向与大自然五运六气之间的运行规律。所谓五运即五行(金木水火土)的太极圆运动,六气即(风、寒、暑、湿、躁、火)三阴三阳的交替转换。如下图:
五运六气二十四节气图
中医太极圆运动认为:宇宙万物均由五种基本力学形成一个动态平衡的统一场,而人体的五脏六腑亦与之相对应。金(肺)木(肝)水(肾)土(脾)火(心)相生相克、相辅相承维持着人体的阴阳平衡。当阴阳失衡时,即会产生六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病症。五行运化即人体的五大循环系统(心-体循环、肺-肺循环、肝-脑循环、脾-淋巴循环、肾-间液循环)的太极圆运动。
十二时辰子午流注图
在理解了中医的天人相应、阴阳平衡、五行运化等基本理论后,我们开始来认知下中医的辨证论治。中医以症、脉、舌为辨证依据。症分虚实,脉分浮沉迟数虚实,舌分淡白红绛青紫,苔分厚薄润燥腐腻等。
辨证思维则先分型再定位脏腑归经,例如:虚证分型(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定位到脏腑如:心气虚(例:气促、心慌、舌淡、脉细弱)、心肺气虚(心气虚+咳喘等症候)即异脏同虚,定位到经络:手太阴肺经。再如:实证分型(六邪、气滞、血瘀、痰饮、积滞),定位到脏腑如:肝气郁结(例:胸胁胀疼、易怒、舌边浊沫、脉弦),定位到经络:足厥阴肝经。
这里,可能部分没有中医基础的读者,很难一下理解中医的这种辨证思维模式。虽然,这已经是化繁为简的大白话了,但中医确实是枯燥难懂,要用很简短的文字来讲清楚明白确实不易。不过没关系,这里只要记住:“辨证先分型再定位脏腑归经”就可以了,后面正文再详细讲解。
重点再强调一遍:“辨证先分型再定位脏腑归经”,这就是中医辨证的基本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强调分析病之根本,而症只是表象。先对病人的体质进行分型,对病症进行分型,再定位脏腑和经络进行分析,及参研经方、时方,中药功效、性味归经指导用药。
中医这种治病的思维模式优点在于:治未病及治病之根本。而这正是当前现代医学最薄弱的环节。
例如:当身体出现一些轻微的慢性病症时,去医院全身检查没毛病,但等到查出毛病来了,往往是器质性病变,非药物所能治好。像糖尿病、高血压、痛风、慢性肝病、慢性胃病,我国有几亿患者需要终身服药控制。而这些刚开始可能只是熬夜、烟酒过度、不健康饮食、超负荷工作等等,本来只需要调整下生活方式,用点中药调理就可以了。
而当出现慢性的失眠、头痛、疲乏、气郁、痰湿、浮肿之类的症状时,已经出现脏腑功能的实质性损伤,内分泌代谢的紊乱,自身的免疫系统已无力自我修复。这时求助于现代医学,能做的也只是给你开点安眠药、止痛药、激素、维生素之类的缓解下。但时间长了不仅会出现耐药性和依赖性,还可能导至肝肾功能损伤。
患者很无奈,医生也很无奈!根据卫生部标准的治疗方案、临床路径,该开的处方、该执行的医嘱都执行了,却只能让病人回去日渐加重,直到满足终身服药或手术指标。
面对现代医学的无奈,中医治未病及治病之根本正好解决了这些难题。
举个例子:中医治疗失眠,先分型定基础方,再分体质辨证加减。例如:虚烦失眠用酸枣仁汤;气血两虚型失眠用归脾汤;心肾不交型用交泰丸合六味地黄丸;痰热型失眠用酸枣仁汤合温胆汤;肝郁化火型用丹栀逍遥散...等等。
基本上中医治病是一人一方,同一个病症因不同分型、不同体质、不同病根,而开具不同处方。临床上只要分型辨证精准,效果是非常可靠的,基本上是治病之根本,而不会产生耐药性和依赖性。
作者:80后大叔,自学编程、自学中医十几年,写了《明易中医》一书和明易中医手机APP。
明易中医手机APP是珠海明易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一套中医健康管理系统,尝试通过重构中医,致力让中医更简单、有效、安全。
关于版权说明:本文原创受著作权法的保护,如需转载请先联系作者。
陈明涛 写于珠海 2020-2-22